大型垃圾焚烧炉的停机操作流程
摘要:本文详细阐述了大型垃圾焚烧炉的停机操作流程,涵盖正常停机与紧急停机两种情形。正常停机包括停炉前准备、负荷调整、设备停运、冷却与保养等步骤;紧急停机则需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,如停止垃圾供给、停风、停引风机等。停机过程中需严格监控各项参数,确保安全。正确的停机操作对保障设备安全、延长使用寿命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。
关键词:大型垃圾焚烧炉;停机操作流程;正常停机;紧急停机
一、引言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,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。垃圾焚烧作为一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,具有减量化、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优点,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大型垃圾焚烧炉作为垃圾焚烧处理的核心设备,其稳定运行对于垃圾处理效率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。然而,在实际运行过程中,由于各种原因,如设备检修、故障处理或特殊情况等,需要对大型垃圾焚烧炉进行停机操作。正确的停机操作流程不仅能够保障设备的安全,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二、正常停机操作流程
(一)停炉前准备
- 接到停炉命令:当接到停炉命令后,运行人员应立即做好停炉的一切准备工作。这包括通知相关人员,如汽机、电气、行车、化水、热工等,告知停炉计划,以便各部门做好相应的准备。
- 全面检查: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,重点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、缺陷情况等。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做好记录,以便停炉后进行处理。例如,检查锅炉的受热面是否有磨损、腐蚀等情况,检查炉排是否有卡涩、变形等问题。
- 清灰操作: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灰,包括炉膛、烟道、空气预热器等部位。清灰的目的是减少积灰对设备的影响,提高设备的热效率,同时也有助于停炉后的设备检查和维护。
(二)负荷调整
- 逐渐降低负荷:与运行炉密切联系,逐渐降低负荷。当负荷降到额定负荷的40%时,应将给水自动调整器退出运行,改为手动调节水位。此时应加强对水位的监视,保持汽包正常水位。通过手动调节给水量,确保水位在合理范围内,避免因水位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。
- 解列操作:当蒸汽温度低于360℃或蒸汽流量为0时,应与蒸汽母管解列。解列操作步骤如下:开启点火向空排汽电动门,关闭锅炉侧电动主蒸汽门,关闭待停炉与主蒸汽母管手动隔离门,开启锅炉侧电动主蒸汽门前后疏水门。解列操作的目的是将停炉锅炉与运行系统隔离,避免对运行系统造成影响。
(三)设备停运
- 垃圾处理:除紧急停炉外,应将溜槽内垃圾烧空,及时使用排空程序,必要时通知热工人员解开给料器限位,手动将溜槽台板上垃圾推空。这样可以避免垃圾在炉内堆积,影响后续的停炉操作和设备维护。
- 炉排操作:对于炉排型垃圾焚烧炉,停止向垃圾进料口进料后,当垃圾料位达到低料位时,应关闭料斗密封门。随着炉内燃烧的减弱,投入辅助燃烧器维持炉温,并适当减少一、二次风量,加快炉排滑动次数,将炉排上的垃圾燃烬。当难以维持炉膛主控温度大于或等于850℃时,应自动投入辅助燃烧器;如果需要,应投入主燃烧器。
- 燃烧器停运:减小蒸汽量和风量,直至停止供汽,与蒸汽母管解列。燃烧器运行宜逐渐取代垃圾燃烧,使炉膛主控温度大于或等于850℃,直至炉排上垃圾完全燃尽。当炉排上垃圾完全燃尽后,可停运炉排,并应按照炉膛降温曲线降温,逐步减小直至关闭燃烧器。
(四)冷却与保养
- 冷却操作:锅炉停炉后的冷却应缓慢进行,冷却过程中,应保持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50℃,并记录停炉过程中上下壁温度的变化。在炉膛降温的同时,余热锅炉降温降压,并保持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正常。当汽包(或汽包抽汽)压力低于设定值,供风量低于额定供风量的30%时,应停止向空气预热器供蒸汽。当负荷低于20%或蒸汽温度低于设定值时,应解列减温水。
- 风机停运:根据炉膛降温的情况,逐步关闭密封风机、冷却风机、二次风机和一次风机,最后关闭引风机。整个停炉过程中应保证烟气处理系统的正常投运,确保烟气达标排放。
- 输灰系统停运:燃尽的灰渣全部送入出渣机后,停止炉排运行。停止引风机后,按规定二三烟道螺旋排灰机、水平烟道输灰机、反应塔及布袋刮板输灰机、炉排漏灰输送机内的灰输送完毕后,再停止上述输灰系统。捞渣机内的灰渣排净后停止其运行。所有液压缸停止运行后,停止液压站的运行。
- 锅炉解列:锅炉解列停止供汽时,关闭电动主汽门及手动主汽门,开启主汽管疏水门。锅炉与蒸汽母管截断后,继续向锅炉给水,保持包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(50~100mm)。主汽门关闭后,开启过热器出口联箱疏水阀30~50min,以冷却过热器。疏水阀关闭后,如汽包压力仍然上升,并有可能超过工作压力时,应再次开启疏水阀降压,但注意不应使锅炉急剧冷却。
- 停炉后监视:停炉后锅炉尚有压力时,应注意保持汽包水位,在炉压力尚未降到大气压力时,不允许对锅炉不加监视。停炉后8h内,不得开启任何人孔门和烟风道挡板。停炉8h后,可开启引风机入口挡板进行自然通风,8~10h后进行换水,如有加速冷却的必要,可启动引风机并增加放水和进水次数,但换水时,应选从汽包和集中下降管定排放水,再进水至汽包最高水位,禁止边放水边进水。
- 放水操作:当锅炉压力降至0.5~0.8MPa时,可将炉水放尽,当汽压降至0.15~0.2MPa,开启汽包空气阀,使放水工作顺利进行。
(五)停炉保养
- 保养方法选择:锅炉停用期间,应采取合适的保养措施,以防止汽水系统的金属遭受溶解氧的腐蚀。短期冷备用的锅炉宜采用给水压力溢流法保养,停炉大、小修或临时检修需对承压部件进行检修时,可采用热炉放水烘干法保养,如锅炉长期停用,可用联氨法或氨液法进行保养。
- 给水压力溢流法保养:停炉解列前,应对定期排污点全面放水一次,以降低炉水浓度。停炉后将主汽门及其旁路阀、蒸汽母管进汽阀都关闭严密并上锁。汽压降至0.2MPa时,开启汽包空气阀,开启饱和蒸汽取样阀,开启过热器减温水调门旁路门对锅炉进水,到空气阀溢水时关闭空气阀,再关小反冲洗一次阀,维持饱和蒸汽取样管溢水量在50~200L/h。保养期间每班应化验炉水含量一次,不合格时应查明原因,同时增大给水量和溢流量,直至合格为止。保养期间应始终维持汽包压力0.5~1.0MPa,禁止失压或超压,并认真作好各项记录交接班。解列保养前,应依次开启汽包和集中下降管定排处的排污门分别排污一次,以排除保养期间内沉积在下部的沉淀物。给水溢流阀适用于锅炉转入备用或处理非承压部件缺陷以及大、小修水压试验后暂不投入运行等场合。
- 热炉放水烘干法保养:锅炉停炉解列后,紧闭各门孔及风门挡板,减少热损失。当汽压降至0.3~0.5MPa时将炉水全部放掉,利用炉内余热将金属表面烘干。严密关闭与公用(蒸汽、给水、疏水、放水、排污)系统连接的阀门。热炉放水烘干法适用于锅炉承压部件检修等场合。
三、紧急停机操作流程
(一)紧急停机条件
锅炉因发生事故必须紧急停炉时,如锅炉严重缺水、满水、炉管爆破、过热器爆破、燃烧室严重损坏、燃料在燃烧室后的烟道内燃烧等情况,应立即采取紧急停机措施。
(二)紧急停机步骤
- 停止垃圾供给:立即停止向焚烧炉供给垃圾,停一次二次风,以便尽快抢修入运行。
- 设备停运:关闭进料门,停止给料排和燃烧炉排运行。停止二次风机和一次风机,关闭入口挡板。停止引风机。其他操作与正常停炉相同。如有必要可不停引风机以加快炉膛冷却。
- 特殊情况处理:如系炉管或过热器爆破,则不应停引风机,可将引风机转速降低,待炉内蒸汽基本抽净后,再停止引风机,关闭烟气旁路挡板。
四、停机操作注意事项
- 安全第一:在整个停机操作过程中,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。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,避免发生安全事故。
- 参数监控:停机过程中应密切监控各项参数,如汽包水位、压力、温度等,确保参数在合理范围内。如发现参数异常,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。
- 设备检查:停机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。对于检查出的缺陷,应做好记录,并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。
- 环保要求:停机过程中应确保烟气处理系统的正常投运,确保烟气达标排放。同时,应注意对灰渣的处理,避免灰渣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五、结论
大型垃圾焚烧炉的停机操作流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,需要运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。正常停机操作流程包括停炉前准备、负荷调整、设备停运、冷却与保养等步骤,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。紧急停机操作流程则是在事故发生时采取的紧急措施,需要迅速、果断地采取行动,以避免事故的扩大。正确的停机操作流程不仅能够保障设备的安全,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因此,运行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,确保大型垃圾焚烧炉的安全、稳定运行。
在未来的发展中,随着垃圾焚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,大型垃圾焚烧炉的停机操作流程也将不断完善和优化。例如,采用更加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,实现对停机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;采用更加环保的停机保养方法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。相信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,大型垃圾焚烧炉的停机操作流程将更加科学、合理、高效。